教学重难点 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学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分布情况。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和历史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媒体或技术应用 二次修改意见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是不是看不见的就不是实际存在的呢?一根导线有电流通过和没有电流通过用眼睛看得出来吗?当然看不出来。电荷周围的电场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那我们怎么知道它的存在,了解它的特性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层级
研读教材 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要求在教材上划出重难点。 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梳理出本节内容的大致知识体系。 PPT课件呈现学习目标 完成学案 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 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第一层级的内容。 结对交流 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情况。 就学案中教材诠释交流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 第二层级
(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
补充质疑
教师点评) 主题1:
电场 (1)万有引力和静电力都是超距作用,所以提出场论。
(2)近代物理理论和实验发现,变化的电磁场以有限的速度在空间传播,并且与实物一样具有能量和动量,所以说电磁场具有物质性。 (1)法拉第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电场"概念的?
(2)变化的电磁场具有什么性质使我们说它具有物质性?
问题比较抽象,所以讨论可能得不出实效,即可而止。 口头表述 主题2:
电场强度 本主题探究是从几个方面进行:同样的试探电荷,不同的位置;同一个位置,不同的试探电荷。
电荷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有相互的影响。
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力F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q的比值才能有效反映电场的力的性质。 (1)在带电金属球A的不同距离试探电荷受力的大小不同,这说明什么?
(2)为什么实验中使用的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和尺寸都必须足够小?
(3)在带电金属球A周围的同一位置分别放q1、2q1、3q1所受到的库仑力分别是多少?
(4)电场强度E为什么与q和F无关? 口头表述 主题3:
点电荷的电场与电场强度的叠加 本主题需要每个学生独立推导,一是能熟悉刚学的公式,二是得出点电荷周围电场强度的表达。
所有矢量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点电荷+Q周围的A点试探电荷+q,如图所示。
(1)推导A点的场强。
(2)电场场强大小的因素?
(3)场强如何合成? 板书和口头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