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与学法: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提倡探究性学习",我对此的理解是,并非所有的探究活动都需要去做实验探究,也并非普通的课就不需要探究,这个理念是希望让我们和学生都形成一种习惯,即对我们发现的问题首先可以提出假设,然后实验证明,最后得出结论,也即探究的一般思路。这堂课我就准备按这样一个思路来讲授,因为这节内容刚好符合这样一个特点,首先是萨顿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这样一个现象,于是就提出了假设(萨顿假说),然后是摩尔根的实验......,当然 本节课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启发式教学方法,比如问题探讨中"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再念一遍,你觉得这个替换有问题吗?由此你联想到什么?"如果学生能在老师的启发下答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甚至说"遗传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体",我们这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运用探究式学习法、启发式学习法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的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教具准备:PPT课件 橡皮泥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探讨: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萨顿的假说
引出摩尔根的实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5分钟)
伴随着图片,激发学生好奇的学习兴趣,让我们踏上寻找基因在哪里的神秘之路。
1.展示电影《中国合伙人》图片2.引导"遗传合伙人"(孟德尔、萨顿、摩尔根)
3.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把分离定律再念一遍,你觉得这个替换有问题吗?由此你联想到什么?
二、探索感知、层层深入
1."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和
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中基因的行为,
通过类比推理比较二者有哪些相似之处?
介绍萨顿假说及其内容引出类比推理并无事实依据,由这种方法得出的假说,也不等于事实。要想成为事实还必须有实验验证--引出摩尔根的实验。
萨顿的假说是由另一位科学家通过一个著名的果蝇杂交实验来证明的,他就是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
播放课件:显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 介绍摩尔根和果蝇。
2、分析果蝇杂交实验现象
P 红眼(雌) X 白眼(雄)
F1 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F2 红眼 白眼
3/4 1/4
(1)亲本的果蝇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2)判断果蝇眼色的显隐性关系。
(3)用孟德尔遗传理论来解释,请画出遗传图解(果蝇眼色的基因用W或w表示)
1、 新问题的发现:
P 红眼(雌) X 白眼(雄)
F1 红眼(雌、雄)
F1雌雄交配
F2 红眼(雌、雄) 白眼(雄)
3/4 1/4
(1)F2中,白眼果蝇均为雄性,如何解释?
(2)比较雌雄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
(3)根据摩尔根的假说,画出果蝇杂交的遗传图解(先介绍伴性遗传基因型的书写方法)。
4、摩尔根假说的验证
一种正确的假说既要能解释已完成的实验现象,又要能正确的预测未做的实验结果。应选择什么样的实验,用摩尔根的假说去预测?
5、结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看图片并产生积极的兴趣
1.学生完成题目的同时了解类比推理
2.进一步理解概念
3.学生回忆孟德尔遗传定律,并进行替换
4.学生观察比较举出二者的相似之处,应用类比推理得到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
学生活动一:完成P28的"思考与讨论"。分组活动:学生染色体上标注基因学生活动二:"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中基因的行为,通过类比推理比较二者有哪些相似之处?"(列出表格比较)
引导学生推出类比推理得到的假说不一定正确
学生活动三:
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并画出遗传图解。
(派学生代表上台画遗传图解)
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画出来并对照黑板是否正确
小组讨论,请代表回答
学生探究活动四 :
发现新问题,
思考并讨论新问题
根据据摩尔根的假说(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重新画出果蝇杂交的遗传图解。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遗传图解后请两位同学用投影仪展示,其他同学从中发现问题,并改正。
写出测交的遗传图解,测预测交的结果
派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写出遗传图解,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
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回忆旧知识并让学生亲身体会"类比推理"这种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图解让学生感受如果基因在染色体上,它们的行为将表现为一致性。
重温"假说--演绎法"。
初步了解摩尔根这位科学家;知道用果蝇作实验材料的好处;了解果蝇杂交实验的过程。
回忆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以及巩固遗传图解的书写方法。
通过学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规范的写出遗传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