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4)实现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
1、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
不同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不同点 直接目的 实质 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单纯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主要内容 农业 工业 商贸 分配 按劳分配 政治影响 由于对农民的剥夺,导致工农联盟几乎破裂 根本上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经济效果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到途径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相同点 前提 都掌握了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 目的 主观目的都是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根本目的都是巩固政权 内容 都涉及工、农、商、分配等方面的内容 结果 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2、斯大林体制的建立:
(1)形成原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二战的战争策源地形成;内部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
(2)特征:①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单一(表现) 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
②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个人专权,民主法制被忽视,缺少群众监督,个人崇拜之风盛行。
(3)评价:
①积极: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它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足以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②消极: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违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忽视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3、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 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主
要
内
容 农
业 农庄成员有一定的自留地和牲畜;垦荒、种玉米,将农机卖给农庄 扩大农庄自主权,降低收购指标,提高价格,放松副业限制 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经济:重点是重工业,承认企业独立,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公有制。
政治:提出"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颠覆社会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