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主旨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这两句出自王粲《七哀三首》(其二):"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王粲夜不能寐,起而弹琴,是为了抒发自己怀乡的忧思。阮籍也是夜不能寐,起而弹琴,却是为了抒发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的忧思,他的忧思比王粲深刻得多。南朝宋颜延之说:"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耳。"(《文选》李善注引)李善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意指阮籍生当魏晋之际这样一个黑暗时代,忧谗畏祸,所以发出这种"忧生之嗟"。而清人何焯则认为:"籍之忧思所谓有甚于生者,注家何足以知之。"(《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何氏以为阮籍的"忧思"比"忧生之嗟"更为深刻。史载诗人"善弹琴",他正是以琴声来排泄心中的苦闷。这里以"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着意写诗人的苦闷和忧思。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诗人没有直接点明诗中所抒发的"忧思",却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写带有几分凉意的清风吹拂在诗人的衣襟上,造成一种凄清的气氛。这似乎是在写自然景色,但是,景中有人。因为在月光下徘徊的是诗人,清风吹拂的是诗人的衣襟。所以,可以说写景正是为了写人。这样写,比直接写人,更富有艺术效果,使人感到含蓄不尽,意味无穷。
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
继续写景。写孤鸿在野外哀号,而盘旋的飞鸟在北林上悲鸣。如果说,上两句是写诗人的所见,这两句就是写诗人的所闻。所见者清风、明月,所闻者鸿号、鸟鸣,皆以动写静,写出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但是,《文选六臣注》中,吕延济说:"夜中,喻昏乱。"吕向说:"孤鸿,喻贤臣孤独在外。翔鸟,鸷鸟,以比权臣在近,谓晋文王。"好像诗中景物皆有所指,似有牵强附会之嫌。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在月光下,清风徐来,诗人在徘徊,孤鸿、翔鸟也在空中徘徊,月光朦胧,夜色苍茫,他(它)们见到什么:一片茫茫的黑夜。所以"忧思独伤心"。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失望、愁闷和痛苦的心情,也为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定下了基调。
这首诗写诗人深夜弹琴和孤独不安的忧思,诗人用象征的手法,通过他夜中难寐、徘徊户外的一系列举动和眼前所见所闻,抒发了一种难以名状又难以排遣的深沉愁绪。
《杂诗十二首》(其二)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白日、素月、西河、东岭、遥遥、荡荡、万里、空中,这些词汇异常的宏阔、浩大,没有大心胸,大手笔是绝写不出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作为一个大诗人,他的词汇是丰富的,不但可以有出赏菊、种豆的情调,他的胸次之中也有这般宏阔、浩大的意象。之所以能呈现出这样的意象,不仅仅说明陶渊明的词汇丰富,更在于他的生命底色的波澜壮阔。
面对着这样的场景,陶渊明又有何种深情呢?宏大的场景,开阔的境界,是在表达诗人的慷慨豪迈、信心万丈吗?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
风来入房户,中夜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上四句,乃是从昼去夜来之一特定时分,来暗示"日月掷人去"之意,此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冷"字,表面上是写枕席冷,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冷。这里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