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推动和促进着社会和人类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着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着文化。
2.(学案)有人说:"当前振兴老工业基地,最迫切的是需要一种新的地区精神,应该用这种新地区精神和力量,托起振兴东北经济的宏伟大业!"新地区精神的重塑离不开观念的转变。观念的变革应该通过文化的精神力量来推动,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的积极组织和参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在人!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新地区精神的重塑来源于三种推动力量。一是危机力量;二是要有大的制度变革;三是新的文化、新的观念的大量涌入,接受新观念人群的急剧扩大,并逐渐成为主导力量。这三种力量的合力有助于塑造新的地区精神,而第三种力量是启动点。
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分析为什么要把第三种力量作为启动点?
2.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和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推动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不能只靠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也非常重要,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真正谈得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四、(学案)能力拓展
李明、王云、张成三位同学在学习《文化与社会》一课时,对文化的理解出现了分歧:李明认为:文化就是知识,人们常说这个人有文化就是指他很有知识。我们现在课本中介绍的内容就是文化。所以一个人如果从来都没有读过书,那他就一定是个没文化的人。
王云认为:文化并不仅仅是印在书本上的知识,雕塑、建筑、习俗等虽然不是书本知识,但也应该属于文化的内容。
张成认为:咱们班墙报上宣传的市民文明公约,这与你们说的文化有什么关系?我觉得精神上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文化。
你同意他们三个人当中谁的观点?为什么?请说说你对文化的理解。
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他们所说的内容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只是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理解文化的含义,应该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看。文化的外延所包括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凡是符合文化定义的各种事物都称之为文化的外延。
上述三位同学对文化的理解是从外延的角度来说明的。李明所说的"课本上的内容"属于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认知型文化内容,王云所说的摄影作品、文艺节目等属于体现人们美学感受的艺术型文化内容,张成所说的市民文明公约属于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文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