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两极对峙
格局的形成 2016全国Ⅰ卷·35 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1)考查内容:
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等概念的理解、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2)命题特点:
以材料形式呈现,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查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3)试题类型:
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涉及较少 2016全国Ⅱ卷·35 美苏冷战,争夺中间地带 多极化趋势
在曲折中发展 2018全国Ⅰ卷·35 第三世界的兴起 2014全国Ⅰ卷·35 欧盟的扩大 两极格局瓦解和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17全国Ⅰ卷·35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15全国Ⅱ卷·35 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 新中国建立初期
的重大外交活动
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近五年全国卷未考查 -- 中国恢复在联合
国合法席位、中美关
系正常化和中日邦
交正常化 2016全国Ⅰ卷·31 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中苏关系恶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在联合国和地区性
国际组织中的
重要外交活动 近五年未全国卷考查 --
第18讲 两极世界的形成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本讲主要讲述了二战后两极格局局面的形成。二战后期,美苏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优势,妄图称霸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冷战"在加剧世界紧张局势的同时,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考纲要求 两极格局的形成
理一理
一、形成背景
1.基础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