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湘教版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优秀教案
2018-2019学年 湘教版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优秀教案第3页

  现在这两地分别成为我国新兴的石油城市和钢城。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国,几十年来,随着矿业企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崛起的矿业城镇约有300座。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世界上有哪些城市也与我国的大庆、攀枝花一样,是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纠正、小结)(

  承转:

  矿产资源的开发会使一座城市崛起,那么,一个地方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是不是也会形成新的城市呢?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27活动3.武汉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于其位于京广线和汉丹线的交汇处,长江和汉水交汇处,有多条公路通过,交通运输发达。

  2.交通与城市区位(板书)(

  (1)建在交通线上的城市(板书)(

  (讲述)在我国古代,有"南船北马"的说法,南方城市大都建在河流汇合处,如上节课讲到的宜宾、重庆、武汉等,北方城市大都分布在大道的汇合处,如古城邯郸,历史上为赵国的都城,就是在两条驿道的交点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交通事业发展迅速,道路四通八达,在公路、铁路枢纽以及公路、铁路沿线上也出现了一批城市。

  出示《中国交通图》或手绘我国部分地区铁路示意图,主要让学生了解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

  (提问)说出下列城市分别建在哪些铁路线或是哪几条铁路的枢纽站?(

  石家庄、郑州、宝鸡、株洲、怀化、兰州、蚌埠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建在铁路枢纽上的城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如湖南的株洲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接着可让学生"读一读"--"石家庄市的形成和发展"一文。

  承转:

  在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有所不同。随着交通线的变化,城市也会发生兴衰。

  (2)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的影响(板书)(

  出示"京杭大运河"示意图,教师简单介绍大运河的地理概况、历史作用,并在图中指出扬州、济宁两城市的位置及京沪铁路线,并说明:由于京杭大运河北段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这些历史名城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迅速发展。

  教师还可结合历史材料做补充说明:如乾隆皇帝下江南、康熙微服私访曾几下扬州。又如,地处山西高原中部的平遥、祁县几个县城,晋商的兴起时是重要的驿站,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当时山西的票号也驰名全国。后来,由于陇海线、京广线的建成通车和晋商的日趋衰落,这些城市也发展很缓慢。

  (小结并承转)一个城市的兴衰,不仅受资源、交通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样也会受到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三)影响城市区位的社会因素(板书)(

  1.政治因素与城市区位(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8的"活动",结合历史材料给学生讲解、说明:一些城市历史悠久,在古代就作为政治中心,如古希腊的雅典城、埃及的亚历山大、古罗马的罗马城等,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城市。我国著名的古都西安、洛阳、杭州、开封等城市,在作为国家首都的时期,分别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城市。现代的城市中,有许多是作为一个区域的政治中心(如我国的省会城市)而单独建市的,如安徽省的合肥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