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动物的行为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2、学会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熟悉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2、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3、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培养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分类
难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课堂教学过程】
一、动物行为的多样性
1.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大部分有助于生物体对 环境 的适应。
所以动物行为可以说是具有适应意义的活动。
2.动物行为是通过一系列 神经系统 的反射活动、激素 的分泌活动的共同协调后完成的。
二、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动物的许多行为是与生俱来的。
1.婴儿一生来就会吮奶,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 本能 。
婴儿吮奶是一种由与吮奶有关的刺激物直接刺激婴儿的感受器(如嘴唇中的感受器)而引起的 反射活动 。这种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完成。在一种相应的刺激下,不需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的 反射性反应 。
2.动物求偶行为。
到了繁殖季节,雌雄动物表现出来的各种求偶行为,也是一种 本能 的行为。
3.动物的摄食行为。
动物为了生存而具有的索食行为,也是与生俱来的 本能 ,如同人类婴儿的吮奶行为一样。
4.有些动物的群聚生活行为。
如蜜蜂、蚂蚁、鱼群的群聚生活行为也是一种本能行为。
5.蜜蜂和蚂蚁的通讯行为也是由遗传控制的先天性行为。
6.以上所举的例子的动物行为都是动物 与生俱来 、 有固定模式 的行为;它们受 遗传的控制 ,遗传固定下来的行为,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这种行为是一种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我们把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称为 先天性行为 ,也叫 本能 。
[思考讨论]
你能列举动物还具有哪些先天性行为(即本能)吗?
(如:禽兽的攻击性行为,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飞等)
三、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
1.将老鼠放入迷宫中,开始时老鼠乱窜、乱撞,找不到出口,经过多次的训练后,再放人迷宫,老鼠能很快找到出口了。
老鼠这种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吗?不是,是 通过训练、通过学习 才能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