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先来看前两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开篇入题,有春、有江、有月,有月就有了夜,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江潮涨、江海相连、月潮共生、江天一色、波澜壮阔的画卷。要特别留意的是诗里没有用升起的 "升",而是用了生长的"生",这字很妙,赋予了明月和海潮活泼泼的生命,写景中渗入了诗人的主观想象,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月的特别感情。唐代诗人好象对这个字情有独钟,象张九龄在他的诗作中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句子、王湾也写过"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可谓一字一境界,着一"生"字,境界全出。(幻灯片)
第三四句:"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大家想,月光皎洁,波光闪烁,这空灵迷蒙的景象本来就已经很美了,但作者还要把我们带到目力所及之外,展示一幅想象中更美的景象:视角由近及远,不管千里万里,潮水走到哪里,月光就跟随到哪里,哪一处春江没有月光的闪耀呢,真是春江带月,月随波转,一望无垠。这和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学的魅力就在这里。
接下的四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四句由江写到花,由花又回到月,用其它景物来衬托月光的皎洁。"芳甸"就是生满鲜花的郊野。"霰"是雪珠。"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是说江水绕着生满鲜花的郊野,曲折流过,明月随江水而来,把它的光辉投到花林上,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空里流霜不觉飞"因为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霜飞反而不能察觉了。古人以为霜是从天上落下来的,好象雪一样,所以说"流霜"。"汀上白沙看不见"是说在洁白的月光之下,江滩的白沙也不易分辨了。在这里作者虽然写的是江流、花林、白沙,但无不有月的存在。你看:月照花林,那花都好似洁白的雪粒;黄沙在如霜的月光笼罩下,变成了白沙。
以上是第一层,主要描绘月下春江、江上明月的景象,突出写了"月之色"。景物的特点是
1、 壮阔、空灵、朦胧。
2、 2、众星捧"月"。
3、 饱览这一幅美景,留于心间的似乎只有一轮明月,"春、江、花、夜"都作了"月"的陪衬。
2、古代士人,有一颗敏感的心灵,所谓"临风落泪,对月伤心"。自从有了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后,流水就成了年华流逝的象征。似水流年,光阴和生命弥足珍贵呀。而望月,则更是古人阐发人生哲理的难得契机。月的永恒与人生短暂,两相对比,自然使人要思考人生的大义和生命的价值。这首诗中接下来的两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看似写景,实则是向阐理的过渡。诗眼全在一个"孤"上整个宇宙都浸染上了明月的白色,仿佛被净化了似的,此时,孤独的作者站在这一轮孤月之下,口内悱恻的低吟,心头婉转的情怀,自然并只能对月发问了。他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在这江畔,是哪个漂泊异乡的游子最初看到了这轮明月?明月又是何时照着第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这既是一个天真稚气的问,又是一个深沉的问,也是一个永无答案的谜。先说第一句,怎见得稚气?常人说,你追问,当初谁见到这一轮孤月,江月照着的第一人是谁,有啥意义,所以说:幼稚。再说第二句,这又是一个深沉的发问。你要是反复琢磨的话,就会发现,这声发问中又藏着无限玄机,有旷世的孤独。犹如陈子昂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再说第三点,我们说这也是一个永无答案的谜,探寻这个问题,就像现在还有人在追问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虽然这样,但是,后世诗人却还要无穷无尽地发出类似的疑问。李白问:"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苏轼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可以说,对月的发问,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思考人生哲理的开端。
下面,诗人从疑问而转入阐发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类的生存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但江月却一年一年没有变化,她大概是在等什么人吧?等来等去,始终也没有等到,只看见长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送走东去的流水。我认为,对这四句诗应从三个角度来解读。第一个角度是从哲理的角度,在永恒的人类、永恒的明月、永恒的流水面前,一个人的生命只是瞬间,人生易老啊!惜时的主题又一次得到了体现。第二个角度是抒情的角度,写江月待人,实际上是写月下的人在等待。也许是漂泊的诗人自己在等待见到家中的亲人,也许是家中的亲人在等待远出的诗人赶快回家。相思的主题也得到了体现。第三个角度是抒情模式的角度,包括两个方面,1、内情外化的抒情模式。不写人的等待,而写月在等待,这是古诗中典型的内情外化的抒情模式,我们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范仲淹的"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苏轼的"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