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2.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3.掌握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其成因。
一、城市化
1.概念:是指①人口和②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③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④逐渐转移。
(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化意义
(1)有利于⑤城市与⑥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
(2)有利于改善地区⑦产业结构。
(3)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
(4)提高区域的⑧整体发展水平。
(5)影响乡村的⑨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1.动力:⑩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表现: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⑪高;反之就越⑫低。
城市化的动力首先是⑬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
其次城市的发展与⑭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在大多数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再次城市的兴起又与⑮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
三、城市化特点
1.发达国家城市化
(1)特点:发达国家城市化已推进到⑯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边缘地带发展快,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城市绿化率高。
(2)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居住环境恶化,居民外迁,表现出衰落的迹象。为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建设了较多的⑰卫星城和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