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材料一]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1953~1957年),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投入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1)结合材料一归纳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特点。
[教你读史]
抓住关键信息"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工业是重点""集中在东北地区"进行总结。
[提示] 优先发展重工业及交通运输业;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地区。
[材料二] 下面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
(2)材料二反映了1950~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教你读史]
材料隐含两层信息:一是资本主义工业逐渐消失;二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提示] 变化: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意义:标志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2)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