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同年,苏联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2)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和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2.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攻美守。
(1)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2)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年从越南撤军,1979年同中国建交。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强硬,苏联全面收缩。
(1)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政权。
(2)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
[针对训练]
2.(2019·福建厦门质检)1962年10月27日,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中最严重的事件,一架美国U-2飞机被击落,驾驶员当场毙命。事发后,赫鲁晓夫紧急命令苏联驻古巴最高军事长官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肯尼迪则拒绝了美国部分强硬派军官提出的进行报复的要求。这表明当时( )
A.美苏两国实力相当 B.美苏两国领导人已达成和解
C."冷战"重心仍在欧洲 D.避免战争符合美苏两国利益
D [古巴导弹危机的较量中,苏联主动退让,表明美国占优势,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从1962年10月15日开始,28日结束,且从材料来看,只是苏联、美国都相对较为克制,并未和解,故B项错误;材料与"冷战"重心在欧洲无关,故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都比较克制来避免战争,故D项正确。]
[中外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