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15《劝学》学案(3)(粤教版必修4)
语文:4.15《劝学》学案(3)(粤教版必修4)第2页

(1)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A、知明而行无过矣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B、吾尝终日而思矣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解析:

(1)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于"相当于"从",后"于"相当于"比"。B、......善假于物也--介词,相当于"向"。

(2)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一种特殊的指示代词,不能象其他代词那样单独作句子成分,只能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

(3)A、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以不译出来。

B、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可译作"地(de)。"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连词。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于是"。

(二)、课文内容翻译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而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①也,则耻师焉;惑矣!彼②童子之师,授之③书而习其④句读⑤者,非吾所谓传其⑥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⑦,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⑧焉,小学⑨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糊涂啊 !那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书又帮助他学习书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请教老师,有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

w.w.w.302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