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学案第1页

课堂互动

  三点剖析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

  1.历史背景

  (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结束了十年"文革",但是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仍然继续"左"倾错误,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2)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由于他的大力整顿,我国的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出现了全新的面貌,国民经济也得到了较快恢复,某些方面甚至有所发展。

  (3)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主要内容

  (1)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4)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5)全会还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思想也是在这次大会上开始形成的。这次会议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3.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

  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和战略目标。

  8.关于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强调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9.关于祖国和平统一: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