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①方枘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望文生义。②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应为络绎不绝。③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④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⑤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⑥营营攻苦:指一个人不知疲惫的刻苦学习。褒贬误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C )
A.青年作家残雪认为鲁迅的作品实现了一种"突破",而《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则使这种创造达到了登峰造极。
B.土地的长度和面积可以用丈、用公里、用亩、用公顷来计算,然而在含有国土意义的时候,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一寸、一撮来衡量。
C.现在的医学理论着实让人震惊:不仅可以给患不治之症的人移植胚胎细胞,不久的将来,胚胎移植还能创造奇迹--医治帕金森综合症,中风,糖尿病等疑难病症。
D.航空公司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后,飞机的油耗不仅大大减少了,而且飞行速度也有所提高。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宾语残缺,应在句末加"的境界",另外,"登峰造极"含有"达到"之意,与前面的 "达到"有重复之嫌。B项,结构混乱,"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一寸、一撮来衡量"句式杂糅,同时土地长度和面积不能用"一撮"衡量。D项,语序不当,"不仅"应置入"油耗"之前,再删去"的"。
5.下列各句中,内部逻辑关系成立的一句是(3分) ( A )
A.因为经常跑北京、上海等城市,又肯动脑筋,他的见解总比别人高明。
B.有人说中国人向来是最有骨气的,然而能说汪精卫有骨气吗?
C.会议都开了一半了,张主任还没来,一定是路上又堵车了。
D.别看咱们的老王又黑又矮,但思考问题却比谁都周密。
【解析】 B项,实质是一个演绎推理,结论之所以不成立,是因为汪精卫虽是中国人,但"中国人最有骨气"这个判断是"中国人"这个整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未必都具有;C项,句中的"一定"太绝对,只能说"可能";D项,句中的肤色、身材与人的思考周密与否没有因果联系。故选A。
6.为下面的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3分)
据《羊城晚报》2月10日报道,2月15日,德国将正式成为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地,欧洲的大门将向中国敞开。日前,在广州举行的瑞士旅游展示会上,瑞士旅游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欧洲有可能作为一个整体向中国公民同时开放。"一下就放开一片",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向中国公民开放。
答:欧洲将向中国公民整体开放
7.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