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词语 差使:旧时指官场中临时委任的职务,后来也泛指职务或官职。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典质:把财物等典当、抵押出去。典,典当。质,抵押。
赋闲:这里指失业在家。晋代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因称罢官闲居、失业无事为赋闲。
勾留:短时间停留。
茶房:旧时称在旅馆、车船等处从事供应茶水等杂物的人。
脚夫:旧时对搬运工人的称呼。
警醒:睡眠时容易醒来。这里是不要睡得太沉的意思。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踌躇:犹豫。
颓唐:衰颓败落。 琐屑:细小而琐碎的事。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郁:(忧愁、气愤等)积聚。 已:停止,文中是控制的意思。
新课导入 在我们的记忆中有这样几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朱自清的《背影》就像这两首歌一样,曾深深地感动过几代人。这是因为,情到深处自然真;这是因为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美好在漫长而短暂、匆忙而平淡中遗失。让我们在赏读《背影》中,学会珍惜,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学会感动。学会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去爱我们身边爱着我们的人。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记叙了作者与父亲奔丧完毕,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的情景。
2.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这些背景包含了怎样的情感?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层(第2、3自然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第4、5自然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做铺垫。
第三层(第6自然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爱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
【品味亮点词语】
1.体味"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一句中"蹒跚"一词的妙处。
"蹒跚"一词很关键,父亲在平地上走路都是蹒跚而行的,可想而知上下月台就更加难了,更加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一句中,为什么用"攀"不用"抓"?
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
3."两脚再向上缩",用"缩"字有什么好处?
"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集中在手上了,如果手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是多么地紧张啊!
4."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倾"字妙在哪里?
"倾"字用得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感悟精彩句子】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父亲这是做什么?(这是在宽慰儿子)这时最悲痛的人是谁?(是父亲)为什么宽慰儿子?(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的学业)父亲表面上比较想得开,这是为了宽慰儿子,实际上他把悲痛压在了心底,不让儿子看到,这是一个多么为儿子着想的父亲啊!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为何买橘子?
担心儿子路上口渴。体现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关心。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父亲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地到达北京。
5."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
6.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真是太聪明了"是反语,表达了对父亲临行前细心关照中所蕴涵的爱子之心不能理解的追悔。
7.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
两个"自然"表现了对父亲老年性格发生变化的理解,比在浦口车站时的感触又深化了一层。
【分析主体形象】
1.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这几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四次。
(1)第一次:点题的背影。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此处的"背影",只是开门见山地引入文章。作者的意图在于为后文做铺垫,渲染悲凉的气氛。
(2)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出现在父亲买橘时的场景之中。作者先采用肖像描写的方法,勾画出父亲的大体外貌,呼应了前文所述的惨淡家境。然后作者运用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父亲老态龙钟、步履艰难的情形,感人至深。
(3)第三次:离别时的背影。出现在父亲与儿子告别后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此时依依惜别,加深了读者对背影的印象。
(4)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出现在读父亲来信的情景之中。父亲老境颓唐,信中寥寥几语,令人酸楚不已。同时父亲对儿子的惦记依然如故,这就使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把"我"对父亲的殷切怀念和感受交织在一起。
2.跳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到了"我"的哪几次流泪。
(1)第一次的"泪":祖母亡故,老父解职,家境惨淡,因百感交集而"簌簌地流下眼泪",为"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这次掉泪表现出触景伤情的悲哀。
(2)第二次的"泪"是父亲为买几个橘子,不顾年纪大、手脚笨,攀上爬下,沾泥带土,被其深厚、真挚的爱感动得"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一个"快"字说明动情之深,反应之速,衬托出父亲在特定的环境下给作者留下的"背影",印象是很深的,也是最难忘的。这次掉泪是情不自禁,为父亲的背影所感动。"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又是一次复杂的心理活动。怕父亲看见了要伤心,应是赶紧拭泪的主要原因;怕别人看见了不仅是怕自己显得不雅,而且也怕要给父亲带来难堪。
(3)第三次的"泪",是在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的时候,离情别绪,悲伤惆怅,使得"眼泪又来了"。一个"又"字,反映出作者悲其家境惨淡,感其父子情深,叹其相见无期,达到了情不能自已的境地。
(4)第四次的"泪",是接到父亲来信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八年前分别时的父亲"背影",更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追忆往事,惦念老父,相见无期,悲感交集,其泪的含义该是多么深沉、复杂啊!
【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文追忆了作者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出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