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使"我"猛然认识了野兰的"不俗处"。
(2)话因"境"造,理自"情"生,语重心长,意味隽永。其实文章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抒一点儿"真情"就罢,结尾借父亲的口道:"做人也......不能......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低俗的人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
【例文2】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 萧 红
1911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
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有一次,为着房屋租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的全套马车赶了过来。房客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向着我的祖父跪了下来,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从车上解下来还了回去。
为着这两匹马,父亲向祖父起着终夜的争吵。"两匹马,咱们是不算什么的,穷人,这两匹马就是命根。"祖父这样说着,而父亲还是争吵。
九岁时,母亲死去。父亲也就更变了样,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后来就连父亲的眼睛也转了弯,每从他的身边经过,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针刺一样:他斜视着你,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角而往下流着。
所以每每在大雪中的黄昏里,围着暖炉,围着祖父,听着祖父读诗篇,看着祖父读着诗篇时微红的嘴唇。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着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窗外的白雪,好像白棉一样地飘着;而暖炉上水壶的盖子,则像伴奏的乐器似的振动着。
祖父时时把多纹的两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头上,我的耳边便响着这样的声音:"快快长吧!长大就好了。"
十岁那年,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直到现在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长大"是"长大"了,而没有"好"。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以外,还有温暖和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点评】 真情的诉说,岂不让我们潸然泪下!理性地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我们这么被打动呢?主要是文中有细节描写,这种细节描写是由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来构成的。
比如:祖父时时把多纹的两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头上,我的耳边便响着这样的声音:"快快长吧!长大就好了。"当然更重要的是文中有"我",是"我"在向读者诉说,在发自内心地说。作者仿佛就站在读者面前,两眼泪汪汪的说,我们怎么会不被打动呢?
【例文3】
背 影
□ 朱自清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点评】 要善于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用情。作者用简炼的笔法,写了父亲的体态、穿着、步履,最后将情感聚焦于父亲为买橘子而翻越车站月台时的浮雕式"背影"上。虽是片断性动作的外部勾画,没一句直白抒情,却展示出父亲对儿子的骨肉至情和依依惜别的内心活动,含而不露却情蕴丰厚。
【例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