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故都的秋 学案第2页

蓝朵图 庭院品秋 视觉--秋色 落蕊图 ①    触觉--柔软 秋蝉图 残声啼秋 ② 秋雨图 闲人叹秋 ③ 秋果图 柿枣映秋 ④

答案 ①清晨踏秋 ②听觉--秋声 ③听觉--秋韵

④视觉--秋色

3."故都"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标题写成"北平的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故",有历史悠久、年代久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有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作者在标题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种深切的眷恋以及悲凉之感。

4.第三段中的景物是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5.在写北国秋雨图时,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写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是为了用这样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6.作者对于北平秋天的那些著名的风景,只是点到为止,而主要描写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那些景象,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三个原因:①这是由作者的思想决定的,他想追求"清""静"的生活,内心又笼罩着淡淡的"悲凉",那些著名风景区都是游人云集、热闹非凡的地方,那里的景色难以表达作者的这种思想;②那些著名的风景,是古往今来墨客吟咏北平秋天常用的题材,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容易道出新意来;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些常见的景象人们虽然很熟悉,早就习以为常,但是往往忽略了它们的特殊意味,作者把它们挖掘出来,集中起来,使人更深刻地体味到北平的秋"味"。

微任务活动二 品味语言,鉴赏评价

1.第二段中"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一句,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从反面形容南国的秋似秋又不是秋,言下之意,只有北国的秋才是盛开的名花,使人赏玩到十足;才是浓浓的美酒,使人陶然心醉。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2.为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情思,使文章做到情景交融,作者从多种感觉上来感受故都的秋。请结合下面的两段文字作具体赏析。

(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