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湘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2页



【问题探究】

  1.什么是天体?在发射场上的和已发射成功的人造卫星谁是天体?

2.天体系统的概念?地球与火星构成了天体系统,此说法对吗?为什么?

  3.天体系统共分为几级?总星系与我们目前所说的宇宙是什么关系?

  

  4.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构成的?

  

  5.八大行星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特点?

  

  

  

  

  6.小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是什么?

  

  7.为什么说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8.月球的自转与公转有何特点?

  9.如何理解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环境中?

  

  

  10.除地球外,太阳系中的哪颗行星可能存在生命?为什么?

【知识拓展】

          天体与地球的距离是如何测定的

  在浩瀚的宇宙中,天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都十分遥远,那么,我们是怎样知道它们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的呢?

  很早以前,天文学家就发现一种变星,它们又是候亮,有时候暗,让人摸不透变化的规律。1784年,英国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古德里克,首先发现"仙王6"星的亮度在天空中不断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十分有规律,周期为5天8小时47分28秒。这个周期被称作光变周期。以后,人们又陆陆续续的发现了很多与"仙王6"类似的变星,它们的光变 周期有长有短,天文学家就把这类变星称为"造父变星"。

  1912年,美国女天文学家勒维特发现,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越长,它的光度就越大。基于这种关系,天文学家只要测量出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就能计算出它的光度,再从光度和亮度的关系上推算出它与地球的距离。很多球状星团、河外星系等天体与地球的距离十分遥远,不易确定,但只要能够观测到其中的"造父变星",就能计算出它们与我们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