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大论战
①1919年,围绕"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等分歧,李大钊和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
②1920年,围绕"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
③围绕"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等问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激烈的交锋。
(2)其他方式
①组织研究会: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②翻译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举行演讲,宣传马克思主义。
[易混易错]
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指导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分化,问题与主义之争实际上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思想之争。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提示 撰写文章、开设课程、组织辩论、创办社团。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思想转变
(1)特点: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
(2)表现
①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发展历史的工具。
②陈独秀则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战斗色彩。
③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2.组织宣传
(1)1920年9月,上海小组把《新青年》改为公开理论刊物,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传。
(2)随后,创办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介绍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共产国际与俄共组织情况。
3.历史意义
(1)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