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原创《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第1页



教学内容 求被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共 1 课时 设计者 批注者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 数学思考方面:在联系实际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能根据数量间的联系说明思考的大致过程,初步积累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 .解决问题方面:能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并切实解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 情感与态度方面:在书面解决实际问题时,养成标注单位,口头作答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奖励树和桃子贴纸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批注

一、 激趣导入。(5分钟)

二、 探究新知(20分钟)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1.课件出示例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吗?没错,那就是 美味的桃子。我们总说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不,一群可爱的猴子也要自食其力啦,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在干什么吧! (出示主题图)

1.观察图片,总结信息。

师:哇,身手敏捷的猴子在摘美味的桃子,真是太棒啦!

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这幅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机灵的猴子们去摘桃子,已经摘了23个,树上还剩5个。)

2.猴子们在比赛摘桃子,那我们也来比赛好吗?数学课上,我们就来比赛谁的提出的数学问题好!全班四个小组,每组一棵奖励树---桃树,每提一个问题,就在相应组的桃树上贴一个桃子,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桃树可以硕果累累。

奖励树和桃子:

3. 实践讨论,总结。

最优问题: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师:你们知道"原来有"是什么意思吗?

("原来有"就是桃子还没有被摘下之前,树上的桃子数量)

师:猴子去摘桃子前,所有的桃子都在树上,这是全部的桃子,我们把树上全部的桃子当做一个整体---树上原来有的桃子。

  板书课题: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4. 明确算法。

1)师:你们有没有信心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原来的桃子被分成了哪个部分?

(原来的桃子分成已经摘下的和树上还剩的这两个部分。)

板书:原来有=已经摘下的+树上还剩的)

谈话:谁能完整的说一说,怎么样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2) 师:小组讨论一下,怎样用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讨论结果板书:

23+5=28 或 5+23=28

追问:2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8表示什么?

师小结:23表示已经摘了的桃子,5表示树上还剩的桃子。两个部分合在一起就是树上原来有的桃子。

5.指导写单位名称、口答。

1)我想考大家一个语文问题---一( )

桃子?

答:一个桃子。

师:没错,一个桃子,在我们数学上,解决问题也要像语文一样写上单位名称。算式写好之后,我们要在得数后面打个括号,写出单位名称。(边说边在算式后面打括号写单位名称)

板书:23+5=28(个)

2) 解决问题时,除了在算式后面写单位名称还要回答题目里的问题。这叫口答。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

这里的问题是什么?谁会回答?

答:树上原来有28个桃。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得到信息。

根据图片,学生自由发挥,说出从图中看到些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学生比赛提问题,小组竞争,引起学习兴趣。

通过各小组讨论选出最优问题。

学生用语言表达怎么去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请一个代表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结果,并说出每个数字表示什么。

每个学生动手在算式后面打个括号,写上单位名称。

请学生对问题进行口答。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学会寻找图片中的信息,充分理解题目的含义,会提出问题并解答。规范解决问题解题格式,写单位名称做出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