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留居长安之无用与归隐之不宜迟。
商山早行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温庭筠(?-866),本名岐,字飞卿,行十六,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才思敏捷,时号"温八叉"、"温八吟"。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讥讽权贵,为执政者所恶。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又与李商隐、段成式以骈文绮丽著称,三人皆排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词以隐约迷离之境,写怅惘悱恻之情,是"花间词派"的鼻祖。
二、相关背景
温庭筠本是太原祁县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诗人因被贬为随县县尉离开长安,外出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颇有江南风光的"故乡"(长安南郊)。这首诗是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
三、内容提要
在这首诗中,诗人形象鲜明地勾画了山村早晨的景色,真切地表达了羁旅愁思。
四、写法借鉴
1.意象叠加,浓醇深长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把"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组合叠加,勾画出一幅连续而完整的"秋晨早行图"。这有声有色的画面,表现了一个早行旅人的孤独感和空旷感,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同时又能使读者体会出奔波谋生的辛劳,羁旅他乡的愁思。从句法上看,它们全是名词,这种凝练精粹、别具一格的诗句,其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
2.情景相融,感人至深
诗的首联与尾联首尾照应,抒发了诗人长途跋涉、思念故乡的辛苦和仕途不得意的失落无助情怀;颔联、颈联以眼前生动而又清寂的景象,既照应了诗题中的"早行",也映衬出诗人当时心情的凄清落寞。这样,全诗情景交融,主题表现得更为饱满而含蓄。
重点揣摩
1.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
参考答案:还有"月"、"板桥霜"也表现了早行,通过月尚未落以及板桥结霜,可见其早。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连举,句法奇特,其妙无穷,请谈一谈妙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