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分子数和质量分别不等
C.分子数和质量都相等
D.原子数、中子数和质子数都相等
4.已知An+离子有m 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A,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______。
5.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若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m>n,则a、b、c、d的由大到小关系是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原子模型的发展史
原子最初被认为没有质的区别,只有大小、形态和位置的区别,经过后期哲学家的发展,认识到各种原子也有质的区别。古代的这种原子观是在缺乏实验佐证的情况下产生的。
(1)道尔顿原子模型:18世纪末.英国化学家道尔顿(Dalion,1766-1844年)通过大量实验与分析,认识到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并确信物质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他于1808年出版了《化学哲学新体系》一书,提出了原子学说,认为每种单质均由很小的原子组成。不同的单质由不同质量的原子组成。并认为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小球,在一切化学变化中保持基本性质不变。此后近一百年,关于原子的结构的认识没有大的变化。
(2)松糕模型: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随着对放射性现象的深入研究,人们终于在20世纪初抛弃了原于不可分割的陈旧观念.1898年汤姆生基于对原子内一定有带电微粒存在的认识,提出了原子是个带正电的球,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中好像西瓜籽镶嵌在西瓜中一样,原子好似一块"布满浆果的松糕"。
(3)卢瑟幅原子模型与坡尔模型:英国科学家卢瑟福(Rutherford 1871一1937年)1911年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行星模型。卢瑟福用α粒子撞击厚度为0.6微米6e的金箔时,发现绝大部分α粒子都能穿透金属薄片,少数有相当大的角度的偏转,还有个别被反弹回来。实验表明: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隙,被反射回来的α粒子一定是碰到了质量远大于α粒子的、带正电荷的极小微粒的结果.因为α粒子的质量是电子的7000余倍,若两者相撞,只可能是电子被弹开,α粒子偏离不大。通过精密实验及理论计算得知,原子核的半径约为0.03皮米,核上的正电荷数为79。同年,卢瑟福在此实验基础上提出原子行星模型:原子中有个极小的核,它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的质量,带有n个正电荷,另有n个电子绕核运动,就像行星绕大阳旋转一样。
后来的实验进一步表明,核外电子的运动很特别,它不像行星绕着太阳旋转-样有固定的轨道。而是既像声波、水波一样具有波动性,又像子弹一样具有粒子性。丹麦科学家玻尔(Bohr,1885-1962年)根据原子行星模型、量子概念和光子概念在1913年阐明原子结构的玻尔理论。提出电子在固定的层面上运动,当电子从一个层面跑到另一个层面时,原于便吸收或释放能量。
(4)现代物质结构理论中的现代模型:1920年卢瑟预言原子核中一定有中性的粒子,在1932年经过不少科学家反复实验证实了中子的存在,解释了为什么原子的质量要比质子和电子的总质量大。经过大量科学家的努力.建立了目前流行的原子模型。在该模型中,电子绕核高速运动,在一个确定的时刻不能精确测定电子的确切位置。为了描写电子的运动规律,用电子云表示电子在原子周围各区域出现几率的大小。将这种几率分布用图像表示时,以浓淡程度表示几率的大小,其形象如同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形成的云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