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传统道德。
胡适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鲁迅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典范。
(2)意义
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等问题)--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等问题)--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例2】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把封建礼教斥为"吃人的礼教"的人物是( )
A.鲁迅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胡适
解析: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把封建礼教斥为"吃人的礼教"。
答案:A
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背景
①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威力,给正在苦苦寻求救国之道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
(2)传播概况
①先驱李大钊: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②五四运动的促进: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随后,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如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等。
(3)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