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早期 极为低下,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 生物资源遭到一定的破坏,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被动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崇拜、依赖自然 农业革命时期 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类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广度都增大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人们认识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形成了地理环境决定论 工业文明时期 极大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环境问题日趋尖锐 先后出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等观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空前发展,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严重,有些环境问题危及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出现了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
读"洞庭湖变迁图",完成下列问题。
(1)乙图与甲图相比,造成洞庭湖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人地关系思想的体现,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这体现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答案 (1)围湖造田 人定胜天 湖泊面积萎缩,调蓄洪水功能下降,洪水灾害频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洞庭湖萎缩,调蓄洪水功能下降,建立蓄洪区是为了调蓄长江洪水。这体现了人地协调论。
解析 迫于人口压力,洞庭湖区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致使湖面面积大规模缩小。洞庭湖与长江相通,在调蓄长江洪水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湖面锐减的结果是水灾频繁,损失越来越大。反复的洪水劫难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洞庭湖的生态价值,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防灾兴利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