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张PPT 课后作业】
教师叙述:陈启沅在晚清大变革的时代,作出了三次重要的选择,我们也处在一个社会激烈变革的时代,我们的人生会如何选择呢?请结合自己的实际,完成课后作业。
7. 教学设计特色
教学立意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本课是一个信息量大、时间跨度长的课题,也是教师在各类公开课时选择频率较高的课题。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又能落实课标的具体要求,无疑是个较大的挑战。找到了陈启沅这个本土人物,他的人生沉浮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极为耦合,从他的人生浮沉可以窥见整个社会的变动。在设计上,我尝试着利用乡土人物接地气、学生较为熟悉,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优势,充分挖掘这些史料的历史信息,将乡土教材与历史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平常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兴趣的调味剂--"葱花",它更是实现高效魅力课堂的一道可口的"下酒菜"。
教学构思
在课件的制作上,我尝试着把历史课件制作成"少而精"的导学载体,以关于广东历史的史料为主,配以少量的图片。这些史料在选取上,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要求的重难点问题展开,引导学生进入到历史现场,感悟身边的历史,学生在探究问题、解读问题的过程中,训练历史思维能力。
8. 教学反思
1、史料的选择与整合。信息时代,师生可以选择和利用的史料瀚如烟海,教师的大胆取舍成为一节课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而史料的有效整合,知识体系的大胆重构成为一节课是否有所创新的关键。就幻灯片数目而言,10张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过多的图片、过多的历史细节,如果没有核心的课魂来统筹,就会让一节课的主题变得分散。
2、小组互助合作的思考。经过半年实践,小组虽已初步建立,但是教师在课堂中仍然会讲得过多,担心调动学生后,会让课堂失去掌控。事实上,在讲授过程中,由于选取了本土的乡土材料,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设计的问题关于"青年人生选择"与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极易产生共鸣,所以,课堂上生成性的东西不少,学生思维的火花很多,遗憾的是,在40分钟内,还是以自己的讲授为主,在调动与放手之间还不够大胆,让很多生成性的知识流失掉了,这是我需要不断调整和克服的。
3、历史乡土教材在授课中的有效运用。近年来,历史乡土教材是教师在授课中喜欢引入课堂教学的,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价值观。然而,乡土教材在使用上,往往扮演的是常规课堂教学中的"调味剂",并非是整个课堂的"下酒菜",如何将落实课标要求、合理选择乡土教材的细节、统筹核心课魂,这三个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