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并以此指导了洋务运动。
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代表 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自强" 实践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 影响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1.背景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应运而生。
2.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2)梁启超:维新思想的主要宣传者。发表《变法通议》,等一系列文章,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的批判。
(4)严复:翻译《天演论》,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
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特点及成因
(1)特点:
中西融合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救亡图存 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涵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由理论到实践 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 (2)成因:
①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不能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
②主观原因:康有为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具有局限性。
4.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