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有关毛泽东的图片和材料,既可增加学生的直观性,又可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通过针对课标设置的一些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新课改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
七、学法指导
本课介绍了毛泽东思想,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时要注意每一种先进思想产生的背景,并讨论先进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八、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设备
九、课时安排
1课时
十、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播放《走近毛泽东》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录制的纪录片中解说词这样写道:"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这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毛泽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毛泽东也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这个内容。
推进新课: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设问1:毛泽东思想是什么?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之间是什么关系?(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进行思考,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材料1:1945年4月,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毛泽东说:"决议案(指《关于若干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