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设计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 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教学设计第2页

展演化是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而且也说明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东北森林变化和修建水库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说明某一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也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教材特点

  1.案例、活动丰富。本节教材中有3个案例和4个活动,通过案例来达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具体含义和主要表现,通过对应的活动来印证案例。

  2.图形多样。共有10张地图,其中6张景观图,2张流程图,2张示意图。通过图形能形象具体的说明问题,体现出地理学科用图说话的学科特点。

  教材价值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对地理学习的影响

  整体性是地理学科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一种基本的地理思维方式。

  在阐释或分析一些地理现象时,往往是"一果多因",需要较强的因果推理和发散思维

能力,如北非撒哈拉沙漠气候,就是在大气、地形、洋流等要素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

  在分析某一地理现象或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时,可能是"一因多果",如分析森林破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时,可引导学生从气候、水文等五大要素进行分析,建立思维模型;也有可能是"一因串果",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中下游河床抬升→下游形成地上河→两岸洪灾频发。

  "整体性"是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很好载体。它可以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有章可循",帮助学生解决许多地理问题。"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一般方法,分析某区域的发展条件,评价某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问题。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指导意义

  只有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地评价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也才能在生产、生活中因地制宜地处理好人地关系。当今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几乎都是人类在进行区域性活动时缺乏整体观和全局观,忽视了地理环境整体性作用的结果。

  从空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存在,从时间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的的生产、生活活动必须考虑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一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人类盲目开垦草原,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许多环境问题的发生,都是忽视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因此"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并作出综合的评价。

【学情分析】

  1.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地理素养:

  对《地理1》中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要素有初步的认识;对自然界的水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本知识由一定的了解;初步具有阅读地图的能力; 能够对教师设计的问题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解决。

  2.欠缺的知识、技能和地理素养:

学生对生活中观察欠缺,缺乏生活常识;对于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这三个概念理解不够清晰;不能够弄清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的相关性;不能在分析问题或现象时采用"一果多因"的分析方法,分析产生影响是不能采用"一因多果"或"一因串果"的分析方法;不能从时空两个维度看待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