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人教版必修3 5.1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案
2018-2019人教版必修3  5.1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案第2页

问题3:西方启蒙思想与尊孔复古逆流斗争的实质是什么?(阶级斗争)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综合分析、归纳概括和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以及从哲学角度解释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兴起与概况:

  课件展示《新青年》书影,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鲁迅等新文化运动主将的图片资料,以及《敬告青年》《狂人日记》《庶民的胜利》等名作的资料选段,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是什么?(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后期的李大钊等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问题5:比较辛亥革命前和新文化运动中对西方启蒙思想的利用。(政治、思想方面和系统性。)

  问题6:陈独秀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是否正确?(不完全正确。本因是中西之间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综合对比。)

  要求史论结合,全面分析,同时给学生以充分自由的思维空间,各抒己见,扬学生个性思维之特点。

内容及发展:

  学生分组讨论,各个突破,教师适时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四个问题解决本课重点内容。

  问题7:根据课前的准备,回答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以及反对的旧道德到底是什么?(资产阶级政治民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封建主义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问题8:如何全面认识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注意阶级性和辨证的观点。

  问题9:如何认识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介绍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主流;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适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通过讨论分析,培养学生运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一切从实际出发等哲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意义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