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学年 人教版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案
2018-2019 学年 人教版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案第3页

  总结: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设问:胚芽鞘产生的刺激是某种物质吗?科学家怎样通过实验来探索?

(二)温特实验

  后来温特做了实验,证实了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生长素。不过,在温特实验之前,还有两位科学家对达尔文推想作了初步探索,即詹森实验和拜仑实验。教师先介绍材料中的琼脂块和云母片是什么物质?然后教师用PPT展示三位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曲折,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1、 PPT演示1910年詹森实验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向下运输

  2、 PPT实验1914年拜伦实验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弯曲生长。

詹森和拜伦初步证实了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但温特做的实验则充分证明了。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温特的实验巧妙之处有那些?

  3、PPT演示1928年温特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温特实验之巧处,并得出结论:胚芽鞘尖端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生长素。

  通过诸上实验,我们都已确实,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确是一种化学物质。但我们又该问问了,这种物质是什么呢?

  4、 讲述1934年郭葛首次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PPT图示吲哚乙酸结构式,说明吲哚乙酸是一种有机物) 拓展:植物体内的其他生长素。

三、总结:

1、回顾解释植物向光性奥秘的过程中一系列实验,总结出实验设计的两条原则:

  (1)单一变量原则;

  (2)对照组原则。

  设问:根据实验设计原则,詹森的实验能够证明他的结论吗?为什么?

让学生分析,说明理由。(不能。因为没有排除琼脂本身对去尖胚芽鞘的影响。)请同学们完善实验设计。

  2、得出发现真理的途径:设计实验→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循环)。

  3、总结植物向光性的奥秘:

(1)植物向光性的机制:光改变生长素的分布;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细胞生长快。

(2)植物激素的含义:植物体内产生、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