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第3页

一、创设情境

二、自主探究

三、巩固新知

四、课堂小结

激趣引入

认识长方体

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的长、宽、高

  出示实物:长方体纸盒、鞋盒、砖,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那么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一)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长方体有几个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数一数长方体有几条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4、教师边说边用课件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板书: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

1. 面

(1) 长方体每个面什么形状?

(2)哪些面完全相同?2

2 .棱

  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归纳长方体的特征。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4)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师小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插比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

(2)师: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2、认识长、宽、高。

(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小棒(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怎样求棱长总和?

(2)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指出鞋盒的长、宽、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数一数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每个面是长方形(也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高

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摆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长、宽、高。

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

学生交流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板 书 设 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特征: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 学 反 思

  小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知识属于直观几何阶段,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小棒拼组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2条棱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抽象概括,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动手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并摆放不同位置,从而使学生加深对长、宽、高的理解。由于加强动手操作,使学生丰富感知,积累了空间观念,形成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