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原创《1.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原创《1.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学情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认识"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质量和体积过于抽象,他们可以通过关注更为具体的特征,如轻重、大小、形状等建立起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整个一年级阶段,学生需要认识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都是为了达到课标所制定的这个教学目标。

  学生对形状这个词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幼儿园的学习中和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知道了物体的许多形状,如正方体、长方体、球形等,所以本节课对这些形状的认识不再展开。

  很多教师会认为"学生对形状都很熟悉,没有什么可讲的"。然而,认识物体的形状有什么意义,形状的差异对物体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回答,甚至很多教师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意识到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

  2.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

  了解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

  3.科学态度目标

  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不同。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

2.教学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