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损失其实。唯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蚁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
①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③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 ④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稻。这说明
A.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
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C.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
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认识中的错误
9.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这说明了
A.真理是普遍的 B.真理是主观的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是绝对的
10.(07全国文综1)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这种药物,而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体现出认识
①是一个永远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 ②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
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④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认识运动所以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是因为
①事物矛盾的暴露有个过程 ②事物本身的复杂性 ③认识本身的复杂性 ④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⑤人们的实践及其认识条件的历史性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
12."吸烟有害健康",人人皆知。多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香烟中的尼古丁是"害"人的祸首。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尼古丁只是引起吸烟者对香烟造成依赖的化学物质,因吸烟致死的人群大部分死于亚硝胺、苯荓芘引发的肺癌。这说明
A.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上升性 B.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
二、非选择题
1.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市场经济以来,我国便有了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说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内需不振、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中央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提出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中央对经济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提法的变化,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