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1.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2.课件出示图片,介绍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作。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读课文,我能把生字读准字音,还能正确写出来。
kuí wǔ lín lin sī méi lù
( ) 湿( )( ) ( )开 倒( ) 忧( )
2、这篇课文中的多音字很多,我能为这些多音字组词。
强 得 间
3、课文中有一些生词,我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它的意思,和同学交流交流。我还能用四字词语造句。
舒适: 抱怨:
忧虑: 沉默:
熬过去: 自作自受:
忐忑不安: 汹涌澎湃:
心惊肉跳:
4、读了课文,我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写了( )和( ),在邻居西蒙死后 ( )的事。
5、默读课文,我能按照 "等待丈夫--抱回孤儿--丈夫归来"的顺序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三、展示交流,反馈诊断:
1、我要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从这一段中我体会到桑娜是一个( )的人。是从句子" ( )"中体会到的,我还知道这些属于( )描写。
2、读了第二自然段,我知道桑娜家( ),他们的日子过得很( )。作者是通过对桑娜的( )描写,表现出来的。 3、通读课文,我体会到桑娜不仅勤劳,还很 ( ) 。
4、朗读课文8-11自然段,我知道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
5、从这些事中我更了解到桑娜善良的品质,我要把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把我的感受批注在课本上句子旁边,与老师同学交流。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做"是指 ( ) 。"非这样做不可"是指( ) 。"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的善良品质。
(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忐忑不安"的是( );通过桑娜的( )活动,可以感受到桑娜的美好心灵。
四、讲解点拨,总结提升:
文中除了写桑娜还写了渔夫,我要将课文12-27自然段读一读,体会渔夫的高尚品质。
(1)我要跟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2)我要说说自己的体会,为什么桑娜沉默了两次,她在想什么呢?
(3)渔夫沉默是因为心里想:( ) ,从一个( )字,我体会到渔夫是一个( )的人。
五、达标检测,巩固拓展:
1、读了课文,我在想,题目是"穷人"但文中没有一个"穷"字,可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 ) 和( ) 。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 ) 却被表现的感人肺腑。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2、作者就是通过对( )、( )、( )的描写,将桑娜和渔夫 ( )的美好品质表现出来的。
3、我也要学习作者的写法,张开想象的翅膀,续写《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