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 学案(1)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 学案(1)第2页

  (2)CO2:无色无味气体,无毒,能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不能燃烧,常作灭火剂,固态时俗称干冰。

  CO2+H2O2====H2CO3

  Ca(OH)2+CO22====CaCO3↓+H2O

  2.碳酸的盐

  (1)Na2CO3:俗称纯碱或苏打,白色固体。

  与酸反应:Na2CO3+2HCl2====2NaCl+CO2↑+H2O

  Na2CO3+Ba(OH)22====BaCO3↓+2NaOH

  (2)NaHCO3:俗称小苏打,白色固体。

  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

  问题探究 如何用实验探究溶洞形成的化学原理?

  不溶性的CaCO3受H2O和CO2作用能转化为可溶性的Ca(HCO3)2。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所含碳酸钙的多少不同,石灰岩就逐渐被溶解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奇异壮观的溶洞。

  (1)形成CaCO3的实验探究:可在Ca(OH)2(aq)中通入CO2,如果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说明有CaCO3生成。

  (2)不溶性的CaCO3转化为可溶性的Ca(HCO3)2的实验探究:可在CaCO3浊液中通入足量CO2,如果观察到CaCO3浊液变澄清,则可说明有Ca(HCO3)2生成。

  (3)Ca(HCO3)2分解而析出CaCO3的实验探究:可加热Ca(HCO3)2(aq),如果观察到Ca(HCO3)2(aq)变浑浊,则可说明有CaCO3生成。

  知识拓展 NaHCO3的热稳定性

  不仅固体NaHCO3受热易分解,所有的碳酸氢盐固体受热都易发生分解,但是溶液中NaHCO3受热不分解。

  与酸碱反应:

  NaHCO3+HCl2====NaCl+CO2↑+H2O

  NaHCO3+NaOH2====Na2CO3+H2O

  2NaHCO3+Ba(OH)22====BaCO3↓+Na2CO3+2H2O

  (3)Na2CO3与NaHCO3的转化:

  Na2CO3+CO2+H2O2====2NaHCO3

  2NaHCO3Na2CO3+CO2↑+H2O

  NaHCO3+NaOH2====Na2CO3+H2O

  方法点拨 Na2CO3和NaHCO3的鉴别方法

  (1)颜色、状态的比较:观察固体外观状态的粗细,初步断定细小者是NaHCO3。

  (2)用加热及石灰水鉴别:加热固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的是NaHCO3。

  (3)与盐酸反应速率的比较:固体中加同浓度盐酸,观察气体的速率。快者是NaHCO3。  (4)与BaCl2溶液反应的比较:配置水溶液,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NaHCO3溶液。

  案例2在实验室中,①要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可采用什么办法?②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则可采取什么办法?

【剖析】 除去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气体,可根据气体性质的差别,选取除杂试剂对杂质加以吸收或转化。由于CO2能与石灰水(或NaOH溶液反应而CO不能;C能与CO2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