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 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 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案第2页

(2)让学生感悟处理民族关系,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要落实以上三维目标安排以下教学:

  【一】(导入新课)

  (一)情境导入: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图片展,

  设置探究问题:西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该探究问题,既复习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又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展示中国地图,要求学生找出我国的5个民族自治区:

   设置探究问题:①自治区都设置在什么地方呢?②什么是自治地方?它与国家的关系?

  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回答问题,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概括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继续设置探究问题: 自治机关是什么,它的职权与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有什么不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回答问题,教师点拨。概括出自治机关和自治区。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教师进一步让学生明确:

  (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而不是所有国家机关。 (2)自治权是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并不是完全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3)并不是所有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实行自治,而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三)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必然性:图片展示我国秦朝和元朝的疆域图和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思考: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是什么?

1、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2、 大杂居、小聚居的现实特点

3、 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共同概括出必然性。

  优越性:图片展示一组材料,材料一: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材料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都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

  材料三:近几年,在国家和其他兄弟省份的大力帮助和支援下,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加快了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全国平均增长率。

  探究问题:上述材料分别体现出民族区域自治有何优越性?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总结四个有利于: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三】课堂小结:

通过板书的脉络和框架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所学知识,小结指点难点和重点,便于学生着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