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设计: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再次重温一下这一激动人心的一刻。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
1. 查字典并注意正音
掩映(yìng) 世人瞩目(zhǔ) 停泊(bó) 交接仪式(yì)
2.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1、设疑自探:
(1)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2)3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3)《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2、解疑合探,逐题进行:
A针对所提问题,由小组间的同学相互尝试解答。教师根据情况做点评、补充。B展示答案标题有两层意思。(1)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2)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3)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四、运用拓展
1.《别了不列颠尼亚》按时间顺序主要描写了四个场景,下面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1)中英香港交接仪式(2)末任港督降下港督旗(3)"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4)军营广场降下英国国旗
A(1)(3)(2)(4) B(4)(2)(1)(3) C(2)(4)(1)(3) D(4)(1)(3)(2)答案 C
2.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所给各题。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1). 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
答:
(2).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请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这句话的深刻涵义。
答:
答案(1). 英国将结束对香港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
(2)香港被英国统治的历史将结束,一切将成为历史,就像港督府一样成为历史遗迹。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写一段文字,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