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7《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1)
语文:2.7《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1)第3页

  结构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就不似一般的写景文字,而是具有学人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高境界。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写倒在路边的碑,"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误,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

  

  3. 判断句在本文中是如何呈现的?

  ①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停顿;"也"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这样的判断句学生在初中时即学过一些,可以略作梳理。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个判断句中包含了因果关系,"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

  【典型例题】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胡威少有志尚,厉清白。其父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踢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烧火做饭),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三国志•注》)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阴资装百余里要之     阴:暗中。

  

  B. 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向:向来。

  

  C. 具以白质         白:告诉。

  

  D. 语及平生         及:到。

  

  2. 对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威自京都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