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降小,河道弯曲,枯水河槽狭窄,河漫滩宽广,排水不畅。每年汛期,主要河流还受黑龙江、乌苏里江洪水顶托,回水距离一般为20~30千米,最长达70千米。洪水顶托抬高了这些河流的承泄水位,使两岸低平地排水更为困难,促进了沼泽的形成和发展。
本区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一般为2400~2500小时,年总辐射量100~112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多为500~600毫米,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在一年中降水集中于夏秋,各地6~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85%,陆面可能蒸发量为550~650毫米。
(学生探究讨论)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的自然原因。
生
略。
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主要是由三江平原地势低、多雨,排水不畅造成的。三江平原新构造运动以下沉为主,地势低平,土质黏重,夏秋多雨,排水不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河漫滩、阶地和各类洼地上形成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沼泽,还有季节性的沼泽化土地。根据调查和统计,本区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此外还有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草甸130多万公顷。
板书:
地势低平,沼泽广布
师
三江平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它是我国开发较晚和未充分开发的地区,资源丰富,潜力很大。目前国务院已将该区列为国家重点农业综合开发区,要求建成稳产高产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以大豆为主的农副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畜产品供应基地和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基地。
板书: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师
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地集中,人口稀少。与我国广大农耕区相比,三江平原的开发历史比较晚,到1949年只有耕地40万公顷。随着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垦"北大荒",并相继在三江平原建立了一大批国营农场。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志愿者在荒原上踩出了第一串脚印,冒起了第一缕炊烟,他们是拓荒者,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是特定历史时期创造了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知识拓展】
通过材料的阅读,了解"北大荒"在不同年代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头号难题。当时,许多中国人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国外敌对势力断言,中国共产党将无法解决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前线需要粮食,建设需要粮食,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发出向"北大荒"进军的号令。
从此,沉睡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完达山山麓的千里沃野召唤着一批又一批英雄的拓荒群体。
1947年开始,一批批人民解放军官兵带着征战风尘开进荒原,雪亮的铧犁翻开千古的沉寂,黑土上升起了军垦的红旗。在解放济南战役中活捉王耀武的英雄群体农建二师8万名官兵挥师北上,出密山、越宝清、奔铁力、拓绥滨,创办了三大农场;王震将军带着当年开发南泥湾的战将,率十多万转复官兵成建制地布点开荒。踏着英雄的足迹,数十万大专院校毕业生、地方干部、支边青年、城市知识青年等,同样投身"北大荒"开发,将青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