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案第1页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目标导航] --------------------明目标·知重点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1.掌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和特点。    2.认识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知识点一 经济特区的创办

  [自主学习]

1.创办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出口特区"。

(2)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3)1988年,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2.特点

(1)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2)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4)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3.意义

(1)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

(2)深圳迅速发展为一座现代化城市。

(3)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4)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细微点拨]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

经济特区的"特"是说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特别行政区的"特"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合作探究]

探究主题:经济特区的建立

材料一 因为绝大部分海外华侨都是来自广东和福建省的,所以①两省被认为是吸引海外华侨投资者的最理想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