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创设情境:假如上天给你一次机会穿越回到古代或者近代的中国,创办中国的民族工业,请你现在对投资环境进行考察。
问题1:投资兴办民族工业,可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并总结出:资本、原料、劳动力、技术、市场、政策等条件。
问题2:你认为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哪一时期具备了创办民族工业的条件呢?(你会选择鸦片战争前,还是鸦片战争之后穿越?)
学生结合创办民族工业的条件初步思考、讨论,教师抽取两名学生展示自己的看法。
(过渡:究竟哪一时期具备了创办民族工业的条件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去找寻答案吧!)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饼状图,提出问题:问题: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什么?
学生结合图示回答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教师结合教材插图《古代中国农村的家庭纺织》讲解:在中国古代社会,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直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过渡:那么,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这里我们以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例来分析)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结构的饼状图对比,设问: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对比得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新的经济成分出现。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这种经济结构变动有什么具体表现呢?同时通过多媒体给出三则材料(教材31页资料卡片、教材33页课后阅读与思考和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表),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得出:"纺织分离"、"耕织分离"、"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得出: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是列强的经济侵略,并讲解概念:洋行:近代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服务于商品输出。
买办:受雇于外商,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和经理人。
小结:教师通过多媒体图示引导学生归纳明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得出投资环境考察的结论:列强入侵带来的自然经济的破坏,为民族工业兴起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条件。
(过渡:因此,同学们最好会选择鸦片战争之后穿越,但是,问题又来了:你需要成为何种身份,才有创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资金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1第4段回答:
手工工场工场主(引进机器,转变为近代工业企业)
中小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华侨等
教师进一步设问:你们为什么愿意把积蓄拿出来投资兴办工厂呢?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得出影响因素:外国资本主义企业获利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民族危机加深的刺激。
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32页"学习思考1":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全面评价买办?
买办一方面服务于外商对华经济侵略,另一方面有较多资金,又有兴办近代工业所必需的某些洋务知识,对于近代工业的创办做出一定的贡献。
(过渡:综合上述探讨,我们可以发现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不仅一定程度具备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经济条件,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推动和诱导因素)
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