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教你读史]

  抓住关键信息"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进行总结归纳。

  [提示] 趋势:苏联经济的发展日趋迟缓,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异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 失败 失败

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同 ①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不足及教训    [材料一] 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

  (1)材料一是如何看待赫鲁晓夫改革的?

  [教你读史]

  "但是",作为转折词,把材料分为两层,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改革者,但又是一位改革失败者。

[提示] 材料表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赫鲁晓夫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