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绪帝受到慈禧太后训斥,召见杨锐等人商议对策,授以密谕。
(2)谭嗣同带密谕夜访袁世凯。
(3)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2.经过
(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和守旧势力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
(2)慈禧太后下令逮捕军机四卿及其他维新派人士。28日,谭嗣同等人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3)政变后除了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3.结果:"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深度点拨] 戊戌政变的发生是必然的,这主要取决于守旧势力对自身根本利益的维护。戊戌变法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变法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这是封建地主势力的代表慈禧太后所无法容忍的。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137"学思之窗",思考:
想一想:谭嗣同这些言行反映了维新志士何种风貌?
提示 一方面表现了维新志士浓烈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同时也说明了他们对变法简单而偏颇的认识。
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变法的评价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主观原因
①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②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2.失败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3.历史意义
(1)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留下的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