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教案第3页

  片断一:初步发展(小荷已露尖尖角)1895-1911

  材料一:1897年原无为州知州章维藩在芜湖创立了益新面粉厂,生产第一年便获利万金,1906年从英国进口磨制面粉机器,并曾聘请过外国工程师。其生产的"飞鹰牌"面粉畅销长江一带,被称为全国头牌面粉。 材料二:辛亥革命前芜湖代表性民族资本列表

  探究: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原因、影响。

  片断二:短暂的春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11-1919

  材料一:1912年,"芜湖有采用新机器之米厂(或米面合厂)半打,但其中3家皆今年成立,此6厂中3为江苏人所设,二为安徽人所设,一为广东人所设"。其中,美胜公司有日碾米总量为89吨的15台碾米机,年碾米量为8000多吨,盈利2800元。

  材料二:1916年安徽近代最大的纺织厂裕中纱厂在芜湖的狮子山、陶沟建立厂房,股本达80万元,1919年5月投产,有工人800余人。由于一战刚刚结束,帝国主义国家元气大伤,"五四"前后抵制日货提倡国货,使进口棉纱较少,而市场对棉纱需求巨大,所以这一时期裕中纱厂获利颇丰。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探究:以近代芜湖为例,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内因和外因,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为什么又是短暂的,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片断三:曲折发展(无可奈何花落去)(1927-1949)

(一) 黄金十年,较快发展(1927-936)

较快发展的原因分析

  1、 南京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

探究:为什么说南京国民政府是形式上的统一呢?

  2、 国民政府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探究: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内容,工业发展的成就及影响。

  3、 国民政府废除了一些与外国建立的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关税,稳定了金融秩序

探究:国民政府废除了一些与外国建立的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关税,稳定了金融秩序的史实。

(二) 日益萎缩(1937-1945)

材料一:吴兴周在1907年创办明远电厂,是芜湖最早的电力企业,到1937年总装机2160千瓦,在芜湖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电路网,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供电。1937年12月芜湖沦陷,日本人霸占该厂。日本人在长期使用中对设备只损不修,只用不养,一台1520千瓦的汽轮机叶片被折断,后来干脆砍掉叶片,将出力降为1000千瓦运行,每天只供电8小时。后来明远电厂被改为了华中水电株式会社(公司)芜湖营业所(总公司设在上海)。日本人吉田茂雄任所长,进一步有系统地掠夺我国财富。 材料二: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规定纱布厂必须以纱易花和以布易纱,原料全归政府供给,出品也归政府收用。一般厂家因原料缺乏而经常减工的则达百分之三十至五十不等。 材料三:云南地方官僚资本到抗日战争前夕形成了陆(陆崇仁)、缪(缪云台)两大财团,抗日战争中急剧膨胀,陆系掌握着财政厅和"云南小四行"(兴文、劝业、矿业、益华银行),缪系掌握着省经济委员会和富滇新银行。两大财团的经济势力控制着云南的经济命脉。

探究: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分析抗战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日益萎缩的原因。

探究:对官僚资本的概念解析,以及结合教材举例说明官僚资本压榨民族资本的史实。

(三) 陷入绝境(1945-1949)

材料一:1945年抗战胜利后,安徽省政府首先派人接收裕中纱厂,但并未恢复生产,尔后国民党中央政府派郭明章接收纱厂。郭明章接收纱厂后获得一笔资金,但未用来恢复生产,却用在修复办公室上。后勉强恢复生产,正值美国棉纱倾销中国,裕中纱厂陷入瘫痪。后荣氏家族收购了裕中纱厂,纱厂效益逐步转好。好景不长,1948年国民政府在军事上节节败退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严重,并且不断摊派苛捐杂税,社会动荡,生产环境恶化,荣氏家族将资金从裕中纱厂抽走,纱厂面临破产。

材料二:《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年由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世杰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签订。该条约看似平等,但因为当时中国经济实力远逊于美国,实质上是将全中国领土均向美国开放。

探究:解放战争时期,哪些因素造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绝境?新中国成立之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新生,这部分内容将在第四单元进一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