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媒体或技术应用 二次修改意见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 我们初步了解了电场,其实我们更早就了解了一种场,只是我们没有把它说出来,那就是重力场。在地球上,由于地球的吸引,物体无时无刻不处在重力场中,所以物体有重力,另外,物体还有重力势能,其实电场中的电荷跟重力场中的物体具有一样的情况。 第一层级
研读教材 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要求在教材上划出重难点。 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梳理出本节内容的大致知识体系。 PPT课件呈现学习目标 完成学案 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 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第一层级的内容。 结对交流 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情况 就学案中教材诠释交流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 第二层级
(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
补充质疑
教师点评) 主题1:
探究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匀强电场中静电力做功与重力场中重力做功分析过程完全相同,不管用功的定义式还是用微元法都可以。
教师要补充说明:电场中的情况比较重力场中复杂,但做功都与路径无关。 如图匀强电场中电荷从A移动B
分别沿路径1、2、3运动,如何计算静电力所做的功WAB?它们的结果是否相同? 板书 主题2:
电势能 几个问题一脉相承,可以让不同的小组展示。势能的特性都是相同的。
发现问题让学生相互解决,有助于认识的共同提高。 回顾: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有什么关系?
对比: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量有什么关系?
找出它们相似的地方,学生不一定讲得很全面。 口头表述 主题3:
电势 电势概念与电场强度的概念一样,开始借助了一个试探电荷。
学生也要有这样一个认识,电场决定的物理量与试探电荷无关。
当然电势和场强分别描述电场的不同性质。 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规定在O点的电势能为零。
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从A移到O静电力做的功是多少?正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是多少?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为多少? 板书 主题4:
等势面 等势面的概念也是从静电力做功引入的,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要有一个立体的认识,并且对于常见的几种情况要比较了解。 如图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荷由A点移动到C点和由B点移动到C点做功有什么关系?
口头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