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梳理诗文大意
3、具体赏析:
(1)提问:《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
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2)提问: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明确: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 3)提问: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明确: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4)提问:"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明确: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5)提问: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明确: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用了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
(6)提问:《马嵬(其二)》的章法结构如何?
明确: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教学拓展:为什么唐玄宗做了四十多年的天子,还不如寻常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西方著名作家萨特说过"他人就是地狱"。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那么他人就是你的地狱。唐玄宗是一位君主,他有他特殊的社会地位,他的社会地位要求他必须要处理好自己与百姓和妃子之间的关系。但是他既没有处理好政治上的关系,又错误地理解了他与爱人之间应有的关系。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他的悲剧。
所以说,我们要享受真正的爱情,就必须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谐的,不损害他人利益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