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拉车门或把手时也会有触电的感觉,这种现象我们叫静电现象.阅读教材并回答静电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 物体间摩擦时电荷发生了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2.阅读教材中演示实验"感应起电",思考:如果先把C移走,再分开A、B,A、B还能分别带负、正电荷吗?为什么?
答案 不能.移走C后,A、B上的负、正电荷发生了中和,对外不再显示电性.
[要点提炼]
1.电荷的种类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2.电荷的作用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4.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感应起电.在这个过程中,导体中的电子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导体上靠近电荷的一端的电性与电荷的电性相反,远离电荷的一端的电性与电荷的电性相同.
5.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符号:Q或q,单位:库仑,单位的符号:C.
二、电荷守恒定律
[问题设计]
我们要使一个导体带电,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它们带电的方式有哪些相同之处?
答案 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带电.它们都是电荷在导体间或导体内部发生了转移.
[要点提炼]
1.三种起电过程都没有创造电荷,也没有消灭电荷.本质都是电子发生了转移,也就是物体所带电荷的重新分配,电荷总量并未发生变化.
2.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
(1)"电中性"、"中和"的本质:电中性的物体是有电荷存在的,只是代数和为零,对外不显电性;电荷的中和是指电荷的种类、数量达到异号、等量时,正负电荷相互抵消.
(2)"总量"的含义:指电荷的代数和.
3.元电荷是电荷量而不是电荷,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元电荷,或者是元电荷的整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