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对国事的关心和他对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
⑤曹刿认为鲁庄公做的哪一件事能取信于民?
明确:"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⑥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对此是怎样认识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军事见解?
见上面分析。
2.齐读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
在这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明确:A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B选择了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C选择了有利于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时。
指挥鲁军作战的鲁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明确:鲁庄公鲁莽无知,再一次表现了"肉食者鄙"。曹刿知己知彼,果断、谨慎、仔细,详察敌情,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3.齐读第三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课文是怎样由上段写战争经过过渡到本段总结战胜齐军的经验的?
②从曹刿总结战争胜利的经验来看,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择反击时机作了议论?你认为他总结的全面吗?
明确:不全面,齐国进行的是非正义战争,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合作的探究
①你认为鲁国能以弱胜强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A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B抓住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C抓住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②你是如何评价曹刿和鲁庄公呢?
明确: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 。曹刿请见表现了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了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了他过人的谋略。
③归纳文章中心。
明确:本文记叙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和指挥作战的史实,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和正确的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的道理。
六·拓展延伸
学习了本篇课文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你还收集过哪些与战争有关的成语、名言。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