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第五单元:厘米和米》教案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第1页

本单元是教学线段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能熟练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所有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从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拓宽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在一些简单的图中识别线段,会数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3.联系具体情景认识厘米和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和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能估计它们的长度,会画指定的线段,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的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认识线段、会画线段。

进度安排:

认识线段 1课时

认识厘米和米 2课时

我们身上的尺 1课时

单元练习 2课时

机动 1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认识线段,教材第59、60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两根线、直尺、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线段。

1、请学生拿出一根白线,随意地放在桌上。

提问:这根线是直的吗?(不是,是弯的)

找一找:这个线有几头?(两头)

说明:这两头也叫两端。(板书)。请学生齐读。

2、请学生再将一根红线拉直,看一看,这时线怎么了?(直了)

3、揭示课题:

这时两手之间一段直的线叫线段。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4、请学生观察、比较,线段与桌上的白线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桌上的白线是弯曲的)

5、请学生将拉紧的线竖起来。

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

再将它斜拉。

提问:这叫不叫线段?为什么?